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面临转型与挑战的时代,储能系统正逐渐成为推动能源利用走向可持续性的关键力量。
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能量的存储与释放。它就像是一个能源的 “储蓄罐”,在能源供应充足时,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而在能源需求高峰或者供应不足时,再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常见的储能方式包括电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在家庭层面,它可以与太阳能板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配套使用。白天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除了即时使用外,剩余的部分被锂离子电池储存起来。到了夜晚,当太阳能板无法发电时,电池释放电能,满足家庭照明、电器使用等需求,从而减少对传统电网电力的依赖,提高家庭能源利用的自给自足性和可持续性。在工业领域,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滑工厂用电负荷。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电需求常常会出现波动,储能系统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补充电力,既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又减轻了电网在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
抽水蓄能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它利用电力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水库中,将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当需要用电时,再让水从高处流下,推动水轮机发电。这种储能方式的储能容量较大,能够在电力系统中起到调峰、调频、备用等多种作用。例如,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不稳定的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快速响应,调节电网的电力平衡,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有效利用。
压缩空气储能则是另一种有潜力的储能形式。它将空气压缩并储存于特定的容器或地下洞穴中,在需要发电时,释放压缩空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这种储能方式具有储能规模大、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在一些大型能源基地或者工业集中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与其他能源设施协同运行,优化区域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储能系统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可再生能源真正成为稳定可靠的能源来源。例如,在一些大型太阳能发电场,储能系统可以存储白天多余的太阳能,在夜间或者阴天等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持续供电,使太阳能发电能够像传统火电一样持续稳定地接入电网。
此外,储能系统在应对突发情况和提高能源安全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然灾害等导致电网故障时,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为医院、通信基站等关键设施提供电力保障,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转。
储能系统通过其多样化的储能方式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等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引领着全球能源利用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商业能源使用时段性强、规模小,供应中断影响小,成本受电价影响大。工业能源与生产工艺紧密相连,需求规模大,供应中断后果严重,成本受多因素制约。了解这些有助于优化能源管理。